葡萄从落花后形成小果粒开始膨大到果实转色成熟止,称为浆果膨大期。此期间是葡萄树体在全年生长期中**旺盛的时期,也是全年生产中**为关键的时期,管理的好与坏,决定着全园的产量和果实质量,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,具体说来,有五方面的工作要做好。
一、加强新梢管理
此期新梢生长旺盛,应及时进行新梢绑缚和副梢摘心,保证架面通风透光。对已在花前摘心的结果枝和营养枝,副梢多次萌发的,一般留新梢顶端的1~2个副梢,留3~5片叶反复摘心,其余的副稍全部清除,并及时绑缚新梢,新梢间距要保证均匀,注意去除新梢上的卷须。
二、合理疏穗疏粒
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果穗留量,一般壮枝和中庸枝留1穗,弱枝不留果穗。果穗应去除副穗,掐掉穗尖;疏粒时,要疏除病虫果、裂果、日灼果及畸形果,选留大小一致、排列整齐向外的果粒。使果穗成熟时达到松紧适度,果粒大小整齐,着色均匀、外形美观,符合优质果的标准。具体操作上,应根据不同品种的标准穗重,确定每个果穗的应留果粒数量,如巨峰品种一般每个果穗留35~50个果粒,红地球品种为60~80个果粒。
三、科学施肥浇水
该时期是葡萄全年生长中需水量、需肥量**的时期,应重视肥水的科学管理。一是根据不同品种和目标产量进行膨大期的施肥。一般前期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,着色前以钾肥为主,每亩施肥量在30~50公斤。同时重视叶面喷肥,补充磷钾肥和微量元素,可选0.5%~0.1%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连喷2~3次。二是要加强水分管理。为了提高葡萄品质,采收前一个月内要严格控制浇水,大雨来临前要特别注意做好排水防涝工作。对容易发生裂果的葡萄品种,要尽量采取覆膜、盖草等措施保证土壤水分的均衡供应。
四、规范病害防治
该时期是多种病害初期侵染的关键时期,尤其要注意炭疽病、白腐病和霜霉病的发生。此期如遇到降雨,病菌就会大量侵染,因此,在降雨后应立即施药,一方面可消灭刚刚萌发还未侵染的病菌,另一方面也可防治已经侵染到植物体内的病菌,从而保证葡萄套袋前果穗、果实基本没有病害。施药时要注意保护剂和治疗剂交替使用,如波尔多液、代森锰锌、百菌清、甲基托布津、多菌灵等。
五、适时果穗套袋
果穗套袋能有效防止或减轻病虫危害果穗、减轻裂果和鸟害、避免果实药物污染和残毒积累,也可使果皮光洁细嫩,果粉浓厚,提高果色鲜艳度,并防止裂果,提高其商品性。选用果袋时,应根据栽培的品种,选用专用葡萄果袋类型和合适的规格型号;套袋时期一般在落花后20~25天,即果粒长到豆粒大小时,经疏粒整穗后立即套袋。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9~11时和下午14~16时进行。套袋前,全园要喷布一遍杀菌剂,重点喷洒果穗,药液晾干后开始套袋。套袋时将袋口端6~7厘米浸入水中,使其湿润柔软,便于收缩袋口,提高套袋效率,然后将袋口扎紧扎严,防止害虫及雨水进入袋内。